
乾到出油?先別急著擦保濕!
- DRX達特仕
- / 最新消息
- / 乾到出油?先別急著擦保濕!
很多人一覺得皮膚緊繃、粗糙,就立刻抓起保濕乳或面膜往臉上抹,認定自己是缺水乾肌。
但事實上,你感覺的乾,不一定是真正缺水的乾燥,很可能是另一種狀況——油水失衡。
怎麼判斷是真的乾,還是油水失衡?
●觀察出油量
○真乾肌:一整天都不太出油,連頭皮也不容易出油。
○油水失衡:T字區出油明顯,但摸起來表層緊繃、粗糙。
●看毛孔狀態
○真乾肌:毛孔細小、幾乎不明顯。
○油水失衡:毛孔偏粗大,特別是在鼻翼與兩頰。
●上妝後的表現
○真乾肌:容易浮粉、卡粉,全臉明顯脫屑。
○油水失衡:T字脫妝出油,兩頰卻乾到卡粉。
●其他線索
○微生物失衡:蠕形蟎蟲、馬拉色菌過多,會加劇乾燥與脫屑。
○保養過度:疊擦厚重產品可能堵塞毛孔,讓皮脂排不出去,加重油水失衡。
○皮膚屏障功能缺損:長期接觸刺激性的保養品過度疊加,容易引發過敏與發炎,使皮膚失去鎖水能力,即使油脂正常也會覺得乾。
其他造成皮膚乾燥的常見原因
●環境:冷氣房、乾燥氣候、風吹日曬。
●清潔過度:不分膚質使用錯誤的清潔產品、頻繁洗臉或去角質。
●保養品成分選擇不當:含酒精刺激、產品太厚重或致痘。
●生活習慣:少喝水、高糖高油飲食、熬夜、壓力大。
●年齡與健康:更年期油脂分泌下降、荷爾蒙變化。
並不是所有乾都要靠大量保濕來解決。先釐清成因、修復皮膚屏障、調整清潔與保養方式,才能真正讓皮膚回到健康狀態。
油水失衡與屏障修復該怎麼做?
1.調整清潔方式
●使用溫和、不過度去油的洗面乳。
●早晚各一次清潔即可:
○油性肌膚:早晚都可以使用洗面乳。
○乾性肌膚:早上可用清水沖洗,避免過於乾燥。
2.過度保養
●避免層層堆疊厚重產品,讓皮膚有正常呼吸與代謝空間。
3.修復皮膚屏障
●選擇含神經醯胺、甘油、玻尿酸等成分的產品,幫助角質層恢復鎖水力。
○神經醯胺:補足角質層脂質,增強鎖水能力。
○甘油:保留肌膚水分,保濕肌膚。
○玻尿酸:滋潤肌膚,維持皮膚水分。
4.精準控油
●可使用低濃度水楊酸、維他命A衍生物(A酸、A醇、A醛),調節油脂分泌。
○水楊酸:溶解毛孔內多餘油脂,減少堵塞。
○A酸 / A醇 / A醛:促進更新、改善肌膚暗沉與控油。
●若出油嚴重,可到專業機構檢測皮脂腺活性,針對不同區域做控油方案。
5.生活習慣管理
●減少高糖、高油炸食物,保持規律作息與減壓。
皮膚乾乾的,不一定要急著擦保濕。
先確認自己是真乾肌還是油水失衡,必要時可到皮膚科檢查是否存在蠕形蟎蟲等微生物問題,再根據成因進行屏障修復與皮脂分泌調整,才能真正改善乾緊、出油與粗糙。
與其盲目補水,不如讓皮膚恢復健康的自我調節能力,才是長久之計。